为什么很多聪明的人,却一辈子在社会最底层? - 知乎

有段时间,网上盛传张亮和杨国福两大麻辣烫巨头的创始人是亲戚,张亮原本在舅舅杨国福的店里打工,学到技术以后出去单干,创立了张亮麻辣烫

这个说法后来被张亮亲自辟谣了,两人确实有一些关系,但杨国福并不是他的舅舅,而是没有血缘关系的“姑家表姐夫”,并且在事业上也没有什么交集,但做麻辣烫确实是受杨国福的启发。

这事儿有意思的一点在于,杨国福在事业上并没有提携过张亮,从公开内容分析,两人大概率是属于没有走动的远房亲戚,但张亮就因为“姑家表姐夫”的成功示范,从一家苍蝇馆子开始做起,创立了属于自己的事业。

这个示范效应的威力还远不止如此,在杨国福和张亮的带动下,两人的老家哈尔滨宾县,发展成了麻辣烫之都,诞生了大大小小几十个麻辣烫品牌,大街上随便一个不起眼的门店,都有可能是连锁品牌的发源地。

在宾县麻辣烫行业最火热的时候,宾县街头任何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,今天可能还是麻辣烫的消费者,明天就可能进入麻辣烫行业, 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。做出这种选择的年轻人当然是聪明的,但客观来说,这种改变人生的选择,更多的是因为他生在宾县,近距离看见了成功。

因为人们对“远方的成功”往往是迟钝的,但对“附近的成功”却非常敏感,比如杭州那个长的像外星人的小个子成功了,你不会起心动念,但要是隔壁二傻子做成了一件事,你自然会觉得“我也可以”。

所以,很多产业都有地域上的聚集性,比如曹县的汉服,灌云县的内衣、昌乐县的吉他,最初可能是某个当地人的天才或意外(后者的可能性更大),在这个行业获得了成功,然后吸引了更多人的加入,最后形成了产业集群。如果你生在某个产业集中地,那么选择进入这个产业就是你的“决策舒适区”,就像你生在山东曹县,就比出生在河南驻马店更有可能去做汉服生意。

人不能想象自己没见过的东西,也自然难以跳脱环境的桎梏去做人生规划。

当宾县的年轻人选择麻辣烫的时候,与此同时,沈阳可能也有一个聪明、勤劳、有野心,愿意从小生意做起的青年,但他的选择大概率是卖烤鸡架,几年以后,宾县的年轻人可能已经开出了连锁店,沈阳的年轻人却只能在深夜收摊以后,在网上发出灵魂一问“为什么我这么聪明,却始终在社会底层?”

人的命运本质上是“生活环境的延展”,几个初始参数的不同,最终的结果可能天差地别。

B站有一个叫“非洲飞哥”的up主,80后、农村人、只上过大专,底层打工人专属配置,但飞哥的命运在婚后第三年改变了,这一年飞哥有了女儿,养家的重担让他极其渴望赚钱,飞哥的原话是“前后一年都在想怎么挣到钱,压力特别大,越想越慌”。

很多底层年轻人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,也许是因为像飞哥那样要养家,也许是因为极度渴望自我实现,但局限于认知和人脉,他们往往会尝试一个被做烂的生意,或者学一门存在了几十年的手艺,这样的选择自然不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。

但飞哥最后的选择是去非洲打工,因为他有一个在非洲务工超过十年的父亲。

接下来就是一个很俗套的成功故事,飞哥先是从普通工人做起,在非洲熬了几年之后,发现了当地运输业的商机,于是跟别人合伙搞运输,一年就挣到了一套学区房的钱,有了钱就有了时间,闲暇之余拍了一些展现非洲风土人情的视频,又赶上了短视频的风口。

看过飞哥视频的人,恐怕都不能否认飞哥是个聪明人,但飞哥这种程度的聪明,任何一个村子都能找到十个,但“去非洲打工”这个选项,根本不会出现在他们的选择列表里面,因为非洲距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了,不但是地理位置上的遥远,更是人际关系的遥远。所以不论非洲怎样“广阔天地,大有作为”,跟他们都是没有关系的。

社会学有一个“六度分隔理论”,即: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,也就是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。在六度分隔的基础上,有学者提出了三度分隔理论,既:相距三度之内是强连接,强连接可以引发人的行为。相距超过三度是弱连接,而弱连接只能传递信息。

从这个角度来说,不论是飞哥因为父亲的缘故去非洲,还是张亮因为“姑家表姐夫”的启发做麻辣烫,本质上都是“强连接”引发的选择。

所以,一个碌碌无为的中年人回溯过去二十年,也不必为自己马不停蹄地错过了各种机会而感到懊悔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不论是外贸的火爆,还是互联网的发展,都只是“远方传递过来的信息”,而不是“眼前可供选择的选项”,抓不住这些机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